机场那天,真跟电影似的。
不是那种欢送亲人上学的感人片,而是那种谁走慢一步,可能命就不是你的那种灾难场面。
47万人,涌向离境口,就像这个国家突然按了退出键,谁还留下,谁才是真的勇士……或者说,是没得选的。
说是7月12号以色列发了个大规模撤离令,但真正开始慌的,不是那天。
真正让人心凉的,是更早之前,军方自己已经悄悄卷铺盖走人,枪还没响,实验室已经锁门,医生们订好了下周飞维也纳的机票。
什么都没说,但什么都明白了。
一个国家的精英,怎么会比难民跑得还快?
别问,问就是怕了。
怕火箭弹,怕空袭,怕那个不知道从哪来、不知道打到哪去的战争。
加沙这边刚炸完,黎巴嫩那边就开始;叙利亚今天打完,也门明天补上。
整个以色列像被人从地图上捏着扔进了战火里,每一脚都踩在地雷上。
别以为这只是炮火的事,这事伤得最狠的,不是城,是人心。
2025年了,还在玩强行参军这套?
最高法院一句极端正统派也得上前线,直接点了这个国家的雷。
人家祖宗三代都没碰过枪,现在你让他去扛M16?
后果你猜不到?
猜得到,两个极右翼宗教政党直接翻脸,退群,走人,留下内塔尼亚胡一个人坐在议会里对着50个席位发呆。
68减到50,不是数学题,是政权崩了半边。
这位总理先生啊,可真是有手段自己贪腐案都快盖不住了,还能靠开战续命。
7月16日炸大马士革,21号又炸也门港口,仿佛不是在打仗,是在竞选连任。
一边打仗一边耽误不了延长任期,嘴上说为国家,实则是为自己换个牢房外的风景。
真讽刺,当年1941,犹太人提着皮箱逃出纳粹魔掌;今天,犹太人提着登机箱跑出自己家。
一个逃的是外敌,一个逃的是内部烂摊子。
你说哪个更惨?
谁知道呢,历史从不直接说话,它只默默重复。
机场跑道上那天,最安静的,是那个10岁小女孩,一手牵着妈妈,一手拽着她的猫布偶,低声问:我们这次搬家,是不是就再也不回来了?
她妈没回头,只说了一句:飞机不等人。
我们都知道,这不是搬家,这是逃命。
更荒唐的是,那些被炸死的,不是拿枪的武装分子,是拿着袋子的平民。
加沙城西北部,79个排队领面粉的人,等来的不是饭,是炮弹。
150人受伤,联合国在喊人道灾难,法新社喊得更直接:能不能让记者先活下去?
我们快饿死了。
巴勒斯坦总理那边也不客气,直接摊牌995个平民,是在领救援物资时被以军精准击毙的。
不是前线,是物资点。
不是敌人,是老百姓。
你要问人道底线在哪?
对不起,这地方早没人提这词儿了。
更可怕的是,这一切,正在变得正常。
以色列的高科技公司,已经把总部搬去了布鲁塞尔。
工程师、科研人员、医疗骨干……走了一个梯队。
不是辞职,是直接连人带团队打包跑路,每年几十亿美金的税收,飞了。
说难听点,留下的公司连WiFi都快没人维护了。
这不是一个国家正常的样子。
当年建国,是为了让犹太人有个安全的家;如今,这个家里,47万人转身离去,头也不回。
有人说,以色列撑不住了。
也有人说,它已经撑了太久。
可真撑得住的,不是靠炸药包和铁穹系统,而是靠信任。
而这个词,现在在以色列的词典里,大概排在最后一页,快撕掉了。
我们不是替谁说话,我们只是看着一群原本活在科技国度的人,开始学着像难民一样,把希望装进行李箱。
这个国家下一步怎么走?
说实话,谁都猜不到。
我们只知道
这架飞机,不会等你一辈子。
资炒股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