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高法封堵员工放弃缴社保的漏洞,9月1日起,无论单位和员工“协商一致”还是员工自愿放弃,全都无效。
意见一出,一石激起千层浪。冷静下来,仔细想想,也许后续出现的所有舆论、民情都在国家的考虑之内。
可谓一招阳谋,一石多鸟。
一、直接解决企业主(个体户老板)为了省钱,勉强、诱导员工放弃缴社保,保障员工权益。
二、即使员工自愿放弃不想缴,牺牲了就牺牲了,强制缴纳可以提高社保参保率、做大养老金池子,保障员工看病就医、做大医保金池子。对个体有损失,但整体利大于弊。
三、强制可能产生的弊端:降薪、裁员、小企业倒闭。决策当局不会不知道企业主(个体户老板)会转嫁成本,除非他们身居高庙远离群众失了理智。降薪裁员直接导致的就是失业、离职,国家近年在引导的方向是什么?延迟退休、灵活就业,充分利用老年群体和无工作零工人员劳动力,恰恰退休人员和临时工不需要缴社保,降薪裁员导致的劳动力流失完全可以用这部分人群补上。至于因为降薪裁员让本就摇摆在生活线上下的群体,不在大局的考虑范围之内。
四、灵活就业人员想要缴社保,也有渠道,灵活就业人员社保,费用由个人全额承担,比例比普通城镇职工社保略低。既解决了这部分人就业,又提高了社保参保率。
五、银发经济,不能只是养老,也得让老年人发挥余热。让老年人工作、消费,创造价值,带动经济。工人的退休年龄是男55、女50,特殊工种的工人退休年龄是男50、女45,这个年龄段这个阶层的劳动力,恰恰可以补充薪资水平较低、因为降薪会导致离职的岗位。
六、小企业倒闭。国家在引导产能升级、更新淘汰落后产业。无力正常缴纳社保的企业,对国家经济助力不大,因此导致的小企业倒闭,即使不是正合当局所意,也无关痛痒,影响不大。
总之,国家在下一盘大棋。
资炒股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